1849年间,全国江河溃决,上海亦遭受此难。各处难民衣衫褴褛、风餐露宿,甚是可怜。不少教外难民恳请传教士帮忙教导其子女,故天主教宣教士设法收容此处难民子弟并施以教育,并于1850年创办一处学校,被命名为“圣依纳爵公学”。
这便是上海徐汇中学的前身。
上海徐汇中学,晚清时期曾命名为“圣依纳爵公学”或称“徐家汇公学”,简称徐汇公学,是天主教在中国所创立的最早的教会学校之一,也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学模式所创立的学校之一,被誉为“西洋学第一校”、“西学东渐第一校”。
上海徐汇中学的前世今生
1842年7月,耶稣会传教士南格禄成为首批来到上海的法国传教士,曾任江南耶稣会会长。
1849年间,洪涝与饥荒灾害盛行,不少难民在上海徐家汇一带聚集。因教友以及难民的请求,传教士决定收容、抚育难民子女。
1850年,传教士南格禄正式创办一所学校,吸收中国贫民子弟入学。因奉耶稣会创办人圣依纳爵·罗耀拉为主保,故早期称“圣依纳爵公学”;又因地处徐家汇,亦称“徐家汇公学”,简称“徐汇公学”。
公学创立之初,仅有几间茅草屋作为校舍,学生12人。此后,人数逐年增多。
1878年,因学校规模扩大、学生众多,原校舍不够使用,便新建一座西式大楼,称老校舍。
1880年,又增建一处与老校舍外形相仿的西校舍。
1900年,在原有国文课程的基础上,增加法文和其他科学为必修课。
1904年,因教外学生激增,在原有课程设置与管理上做出重要变更,设上中下三院,实行分院管理。上下院教授教内学生,中院教授教外学生。这使得徐汇公学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,办学特色凸显、名声渐起。
1905年,为向学生强调锻炼与运动的重要性,于校舍西侧开辟一广场。
1911-1932年间,徐汇公学进行“改制”,其中包括改革学制、增建校舍、举办校庆活动、成立校友会、邀请学贯中西的名师大家等。这使徐汇公学的各种设施逐渐完善,在科学、人文、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均衡发展。因此,徐汇公学成绩斐然,成为沪上名校,吸引了大量中外人士前来参观。
1932年,徐汇公学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私立徐汇中学,并按民国新学制更改为三三制(初高中各三年)。
1953年,改为公立学校,更名为上海徐汇中学。
徐汇公学仅存建筑——崇思楼
1918年落成的崇思楼,是徐汇公学现今唯一留存的建筑。
崇思楼是1915年间开始筹划新建的校舍,由比利时神父、建筑师第斯尼设计并监督建成的。1917年1月8日安置第一块基石,1918年6月20日落成,时称“新校舍”。1992年时任校长汪劲松将其重新命名为“崇思楼”。
1994年,崇思楼被上海市政府列为市优秀历史建筑,2004年被徐汇区政府列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。
崇思楼外观为砖石结构,由水磨红砖与人工雕凿的花岗岩为主材构筑而成,内部以木结构为主,三层加屋顶阁楼的假四层建筑,属于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。其屋顶为“孟莎式”建筑样式,并铺有石板瓦;其窗属于法式老虎窗,正中老虎窗顶为巴洛克式的“破山花”。
崇思楼平面呈山字形,竖向构图用壁柱强调,柱头为典型的科林斯柱式。以小礼堂正门为轴线,中轴对称,两侧各有9根高至顶楼的科林斯式立柱,柱身为砖砌,柱头为石质,雕有莨苕叶纹样。东西两侧的入口廊柱也为科林斯柱式。
汇学博物馆位于崇思楼一楼,以文字档案、图片资料和实物展示的方式,展现了汇学长达170多年的历史。
参考资料:
徐家汇源官网
“素为沪地教会中学之冠”——近代上海徐汇公学研究 马学强
虹桥路50号(原徐汇公学)高参
开学季,带你游逛徐汇这两所百年名校 徐汇通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